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淅川县荆紫关,寺湾的136户贫困户喜迁新居

    信息发布者:swcgcyp
    2017-05-09 09:12:18   转载


      “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走出穷山沟,没想到还能把家搬到城市里,没想到咱的房子盖得这么宽敞漂亮!”5月4日,走进位于淅川县上集镇东方社区B区13栋5层的新家,贫困户崔吉恩兴奋地连说了三个“没想到”。



      崔吉恩的老家位于荆紫关镇金家沟村,这里偏僻落后,地瘠民贫,“行走没有路,吃水要跑七八里远,打电话手机也没信号”。由于妻子智障,没有劳动能力,两个孩子尚小,50岁的崔吉恩靠打零工养活这个4口之家,生活过得非常拮据。



      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,来自荆紫关镇金家沟、三岔、小陡岭,以及寺湾镇罗岗、老庙、水田禹等两个乡镇26个村的136户561人,于当天迁入上集镇东方社区。



      淅川县1/3的贫困群众分布在库区、深山区,易地扶贫搬迁是最有效、最彻底的脱贫途径。2016年以来,该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来抓。采取政府主导、农户自愿、村民代表大会评议、支部村委研究、村内公示、乡镇审核及公示、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等步骤,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73户25255人。



      为切实保障搬迁安置群众权益,该县实行“三不变、一自愿”政策。“三不变”即原有耕地不变、林地权属不变、原有惠农政策不变;“一自愿”即户口迁移自愿,搬迁进城半年后,愿意享受城市户口待遇的,即时办理户口迁移。为激发贫困群众易地搬迁的积极性,该县对贫困户集中搬迁安置实行“三靠近”,即靠近产业集聚区、靠近产业基地、靠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区域,确保贫困户迁得出、有收入、能脱贫、快致富。



     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,淅川县立足县情实际巧打“组合拳”,把易地搬迁与生态旅游、企业解困、房地产去库存等相结合,实现一举多赢。与生态旅游结合上,该县在环库路边围绕旅游服务,高标准规划安置点,建设风情村庄,让群众通过开办“农家乐”等实现脱贫致富。与企业解困结合上,该县将部分企业建设的保障房作为易地搬迁安置点,既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和用工难题,又解决了易地搬迁人口增收问题。与房地产去库存结合上,不仅解决了3500人的易地搬迁安置问题,还有效消化了库存,盘活了资产。



      对于搬迁进城贫困群众就业创业,淅川县优先组织劳务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,优先安置城市公益性岗位,优先安置在县内有用工需求企业就业,优先给予小额创业贷款支持。对县内企业接受搬迁安置对象就业的,依据政策予以税费优惠。与此同时,该县还扶持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发展,拉动搬迁群众通过到企业或合作社参与经营及务工增加收入。截至目前,全县已通过30多家企业解决了1100多名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。特约记者杨振辉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